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李某今年51岁,自1995年起就一直在某企业做临时工,担任厂区门卫。现企业首次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李某提出自己愿意长久在本单位工作,也应与单位签订合同...
李某今年51岁,自1995年起就一直在某企业做临时工,担任厂区门卫。现企业首次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李某提出自己愿意长久在本单位工作,也应与单位签订合同...
admin
2020-12-24
53
问题
李某今年51岁,自1995年起就一直在某企业做临时工,担任厂区门卫。现企业首次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李某提出自己愿意长久在本单位工作,也应与单位签订合同,但被拒绝并责令其结算工资走人。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
选项
A.应当与其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应当与其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D.可以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因其是临时工
答案
B
解析
教材P128页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3)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法》第39条和第40条第1项、第2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jtj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GF-2003-0214),在劳务分包人施工前,工程承包人应完成的工作有()。A.向劳务分包人提供相应的工程资料B.向劳务分
在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骤中,“检查”的主要内容是()。A.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B.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C.及时了解施工成本是否超支
下列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建设工程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建设单位事先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建设和环境
下列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三个层次B.管理手册是对施工企业整个管理体
下列关于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说法,错误的是()。A.技术准备是指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活动前进行的技术准备工作,主要在室内进行,例如熟悉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
下列关于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工作步骤的说法,错误的有()。A.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首先开展的工作是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B.若所编制的总进度计划不符
下列关于建设工程定额分类的说法,错误的有()。A.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工序作为研究对象,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是基础性定额B.施工定额是编制预算定
下列关于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的说法,正确的有()。A.监理规划应在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及收到设计文件后开始编制,在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后报建设单位B.监理规划应由
下列关于参与各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的说法,正确的有()。A.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任务B.项目总承包方只需要考虑业主利益C.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
双代号网路计划中的关键线路是指()。A.总时差为零的线路B.总的工作持续时间最短的线路C.一经确定,不会发生转移的线路D.自始至终全部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
随机试题
下列哪一组症状不属于湿温卫气同病证的表现 A.发热恶寒,无汗头痛 B.头痛如
倒闸操作由操作人员根据值班调控人员或(____)安排填写操作票。
下面关于砂井法和砂桩法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 )。
物业管理投标的策略及技巧中,以下属于投标文件编写的基本要求是()。
男性,75岁。下肢骨折术后1周突发呼吸困难,晕厥1次,查体:BP85/55m
《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用语言以致...
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由{pz_填空}提出。
下列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中,属于专项施工方案的有( )。2016A、施工安排B、施工进度计划C、施工现场平面布置D、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E、资源配置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机构是()。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