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钩状效应是指用ELISA一步法测定标本中待测抗原时,抗原浓度过(),实测值偏()
钩状效应是指用ELISA一步法测定标本中待测抗原时,抗原浓度过(),实测值偏()
题库总管
2020-05-20
54
问题
钩状效应是指用ELISA一步法测定标本中待测抗原时,抗原浓度过(),实测值偏()的现象,极易造成假阴性A、低,高 B、高,高 C、高,低 D、低,低 E、高,不变
选项
答案
C
解析
钩状效应即HOOK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在等价带前后分别为抗体、抗原过剩则影响沉淀物的形成,这种现象称为带现象。带现象在临床检验中经常出现,特别是ELISA反应中。出现在抗体过量时,称为前带,出现在抗原过剩时,称为后带。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前带和后带现象,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尤其以前带效应明显,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进一步稀释样本进行解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mq5M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虚人感受外邪,应采用的是 A、治标 B、治本 C、标本兼治 D、先
肿瘤免疫学诊断,最可靠的方法是 A、AFP的检测 B、癌胚抗原的检测
某疾病的自身抗原是髓磷脂碱性蛋白(MPB),自身反应性T细胞起主要作用,利用MP
细菌内毒素的成分是 A、H抗原 B、肽聚糖 C、O抗原 D、荚膜多
黏膜相关系统的B细胞在黏膜局部受抗原刺激后可产生 A、SIgA B、IgM
HLA–I类抗原不在下列哪一种细胞表面表达 A、淋巴细胞 B、成熟红细胞
独特型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差异主要在 A、恒定区 B、铰链区 C、可变区
抗体分子的抗原结合部位是 A、Fc段 B、Fab段 C、铰链区 D
T细胞不具有的受体是 A、E受体 B、抗原受体 C、有丝分裂素的受体
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 A、产生抗体的物质 B、产生致
随机试题
《中国药典》的英文名称缩写是 A、BP B、INN C、USP D、CA
下列关于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与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说法错误的是() A.绩效管理
《招标投标法》,评标委员会应当根据()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系统的
男性,工人,类风湿关节炎6年,规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近期出现反酸,行胃镜检查示慢
男,35岁,腹痛、反酸10年。1周来症状加重,并出现夜间痛,进食能部分缓解。
国际民航组织中,秘书长由( )任命。 A.大会 B.秘书处 C
男性,42岁。因左腰部阵发性绞痛,辗转不安,伴恶心,排尿不适3小时来院急诊,过去
某男性工人,在木器加工厂从事木材烘干工作20年,因近日视物模糊而就医。 应重点
下列每组数据表示3根小木棒的长度,其中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3cm,4cm,7cmB.3cm,4cm,6cmC.5cm,3cm,8cmD.5
中药的剂型多种多样,而每种剂型的制成,都有其严格的制备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标准。 下列属于类脂类的软膏基质是A.凡士林B.羊毛脂C.固体石蜡D.聚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