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关于“国法”的理解,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 ) A. “国法”是指国家现行有效的法 B. “国法”包括成文法、判例法、习惯法和其他执行国家职能的法 ...
关于“国法”的理解,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 ) A. “国法”是指国家现行有效的法 B. “国法”包括成文法、判例法、习惯法和其他执行国家职能的法 ...
admin
2020-12-24
53
问题
关于“国法”的理解,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 )
A. “国法”是指国家现行有效的法
B. “国法”包括成文法、判例法、习惯法和其他执行国家职能的法
C. “国法”以及其他的可以称为“法”的社会规范,都有强制性
D. “国法”是自然法47
选项
答案
D
解析
考点:“国法”内涵及其外延 讲解:“国法”(国家的法律)是指特定国家现行有效的法。其外延包括:(1)国家 专门机关(立法机关)制定的“法”(成文法);(2)法院或法官在判决中创制的“法’ (判例法);(3)国家通过一定方式认可的习惯法(习惯法);(4)其他执行国法职能的法 (如教会法)。据此可知: A项正确。因为“国家现行有效的法”是“国法”。 B项正确。因为“国法”包括成文法、判例法、习惯法和其他执行国家职能的法如教 会法等。 C项正确。凡社会规范都有强制力,其区别只在于不同的社会规范的强制力有大有小。 D项错误。其一,“实在法”与“自然法”是一对概念,法理学认为,人类社会的现存 法律为实在法,超越于实在法之上的还有自然法。其二,“国法”是“特定国家现行有效的 法”,它当然是人类社会的现存法律即实在法。因此,“国法”是实在法而非自然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pDq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起重要作用B:核心竞争力应包括新产品的快速开发能力C:企业竞争对手模仿核心竞争力的成本很
下列关于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弹性是一个相对量,总是针对两个变量而言的B:一般来说,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相应的弹性值就越小;两个变量越是不相关,相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在进行t检验时,关于tb和t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若tb的绝对值大于t,说明变量χ和y之间线性假设合理B:若tb的绝对值小于t,说明
下列关于社会评价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项目社会评价有利于项目所在地区利益协调一致B:项目社会评价有利于减少项目建设的社会风险C:项目社会评价有利于改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鼓励()A:施工单位使用袋装水泥B:地方政府对废物的收集采取专营方式C:产业园区的企业之间进行废物交换利用D:企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若干要求》,下列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咨询评估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投资项目必须编制项目咨询评估报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适用于()A: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B:实行核准制的境外投资项目C: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
项目经济评价往往需要对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下列关于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风险是可以量化的B:风险是不可保险的C:不确定性的发生概率
下列关于经济分析参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目前的社会折现率取值必须为8%B:影子汇率换算系数是国家外汇牌价与影子汇率的比值C:技术性工作的劳动力的影子
经济分析是按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考察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下列关于经济分析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经济分析可以明确项目对社会经济的贡献,评价项目的财务合理性
随机试题
某百货公司拟开始进入电子商务行业,该公司目前的资产负债率为40%,加权平均资本成
DSA的注射方式中,不包括 A.外周静脉法 B.中心静脉法 C.选择性动脉
虚资产即非实物资产。()
乳牙形态不同于恒牙描述错误是 A、乳牙色泽呈乳黄色 B、乳牙冠根分明
锚杆挡土墙按墙面的结构形式可分为()锚杆挡土墙。
甲公司拟收购乙上市公司。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投资者中,如无相反证据,属于
(2013年)根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当建筑物外墙砖基础垫层底宽为850mm,基槽挖土深度为1600mm,设...
焊接层数根据焊件的厚度确定,中、厚板一般都采用多层焊。焊接层数过少、每层焊缝的厚度过大,对焊缝金属的()有不利的影响。 A.强度 B....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A.10周岁以下B.10周岁以上C.16周岁以上D.18
企业组织变革的先兆有()。A:企业决策效率低下B:经常出现决策失误C:企业沟通渠道不畅D:市场占有率变小E:缺乏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