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

恬恬2019-12-17  24

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成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旧中国曾经照搬、套用西方议会民主制。但行不通,新中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的选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巩固。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请你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结合你所了解的案例,对上述结论做出说明。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和制度。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适应国家现代化的总进程,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将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求:(1)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请写出本课的学情分析。(2)请按照导入激趣——设疑启思——自主探究——巩固提升的思路设计一个教学片段,以提高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感。

选项

答案

解析(1)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优越性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并从思想上接受并认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材的理论性较强.从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不少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缺少全面的了解,对我国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缺少必要的认识。因此,要使学生深刻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内容.就需要教师运用有效的教育手段,采用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教育的视野,以取得教育的实效。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事例着手,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对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思考和研究,引导学生坚定制度自信,并自觉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教学片段一、导入激趣[img]/upload/tiku/441/7497923_1.png[/img]播放201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政新闻,创设情境使同学们走进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设疑启思201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政新闻播放完毕,请同学们思考: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自主探究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请同学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论述,自主探究以下问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有哪些(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四、巩固提升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使同学们坚定制度自信。■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是由这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是由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制度模式,没有什么整齐划一的“国际惯例”。■仿制西方模式的任何实践,都严重背离了中国国情,背离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都没有能够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没有能够使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都没有能够改变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态,都无法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基础上,得出一个历史性结论: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只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重大政治原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关键。我们决不搞“多党制”、“多党轮流执政”那一套。■国家竞争本质上是制度竞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家制度体系之根,是国家制度体系之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q0OsKK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