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考公考编
美联储一直想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3),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如果美联储推出QE3,则全球美元供给将再次大幅增加,各国要维护汇率稳定,就不得不...
美联储一直想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3),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如果美联储推出QE3,则全球美元供给将再次大幅增加,各国要维护汇率稳定,就不得不...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美联储一直想推出第三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称QE3),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如果美联储推出QE3,则全球美元供给将再次大幅增加,各国要维护汇率稳定,就不得不购买美元资产。如果各国购买美元资产,则会加大本国通货膨胀压力。如果不想输入通货膨胀,各国就要让本币升值。如果本币升值,则会抑制本国出口,导致经济滑坡。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一项陈述一定为真?( )
选项
A.如果美联储推出QE3,其他国家若想避免本国经济滑坡,就不要购买美元资产
B.其他国家或者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或者面临经济滑坡的危险
C.如果其他国家没有输入性通货膨胀,也没有本币升值,则美联储未推出QE3
D.如果其他国家未遇到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不会让本币升值
答案
B
解析
题干包含多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逻辑关系如下:①美联储推出QE3并且要维护汇率稳定一购买美元资产→Ⅱ大本国通货膨胀压力:②不想输入通货膨胀→让本币升值→导致经济滑坡。A项,避免经济滑坡,由②,可以推出输入通货膨胀,但由①,肯定后件不能有效推理:B项等值于“如果不面临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面临经济滑坡的危险”,与②相符,正确:C项,由①没有输入性通货膨胀,只能推出美联储未推出QE3或者不需要维护汇率稳定,错误:D项,“未遇到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压力”既不是对②前件的肯定也不是否定,推理错误。故答案选B。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r0qC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知识产权法属于()的范畴。A.民法B.商法C.经济法D.行政法
10月29日,()地铁宣布,该市在运营的10条地铁线路全部实现移动5G网络全覆盖,总长378公里,成为全球地铁5G全覆盖里程最长的城市。
10月28日,交通运输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截至10月26日,全国高速公路ETC...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2020年10月14日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欢迎世界各国更多地参与中国经济...
国家统计局2020年10月19日发布数据,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同比增长()。A.0.3%B.0.5%C.0.7%D.1%
(多选题)2020年10月8日,中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下列属于公共产品特点的是()。A.受益上的排他性B
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A.广东B.深圳C.广州D.惠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10月13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A.增长1.9%B.萎缩1.9%C.增长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2020年10月14日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提高发展()放在重要位置...
2020年10月1日,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报告显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A.日本B.中国C.美国D.德国
随机试题
不属于公开原则内容的是()。
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在基本确定收到时,
现代教育评价正在由关注评价的总结性目的向关注评价的形成性目的发展。()
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
经济建设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必须深刻认识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坚持以()为中心,坚定不移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A.文化建设B
[词汇与结构]Theygotthereanhour_____thantheothers.AearlyBmuchearlyCmoree
2013年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120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1—8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1979亿元,增长19.5%...
印前处理不包括()。A:数据格式的转换B:拼版、组版C:打样D:光栅化处理(RIP)
设备气密性试验是用来检验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其遵循的规定有()。A.设备经液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性试验B.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C.
我国税收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财政原则B、效率原则C、公正原则D、适用原则E、适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