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建筑幕墙防火构造要求正确的有( )。A.防火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镀锌钢板承托 B.应采用岩棉或矿棉不燃材料填充封堵,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C.承托
建筑幕墙防火构造要求正确的有( )。A.防火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镀锌钢板承托 B.应采用岩棉或矿棉不燃材料填充封堵,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C.承托
admin
2020-12-24
51
问题
建筑幕墙防火构造要求正确的有( )。
选项
A.防火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镀锌钢板承托
B.应采用岩棉或矿棉不燃材料填充封堵,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
C.承托板与主体结构、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密封胶密封
D.同一幕墙玻璃单元不应跨越两个防火分区
E.防火层不应与幕墙玻璃直接接触
答案
BDE
解析
新教材P120 “ 七、建筑幕墙防火构造要求:(1)幕墙与各层楼板、隔墙外沿间的缝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封堵,填充材料可采用岩棉或矿棉,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并应满足设计的耐火极限要求,在楼层间和房间之间形成防火烟带。防火层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镀锌钢板承托。承托板与主体结构、幕墙结构及承托板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密封胶密封;防火密封胶应有法定检测机构的防火检验报告 (2) 无窗槛墙的幕墙,应在每层楼板的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h、高度不低于0.8m的不燃烧实体裙墙或防火玻璃墙。在计算裙墙高度时可计入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或边梁高度 (3)当建筑设计要求防火分区分隔有通透效果时,可采用单片防火玻璃或由其加工成的中空、夹层防火玻璃 (4)防火层不应与幕墙玻璃直接接触,防火材料朝玻璃面处宜采用装饰材料覆盖 (5)同一幕墙玻璃单元不应跨越两个防火分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1I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钢筋网材料宜采用Q235钢,钢筋直径宜为6~12mm,网格尺寸宜采用(),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A.100~200mmB.150~250mmC.200~30
下列地铁基坑围护结构中,刚度大的有()。A.钢板桩B.板式钢管桩C.灌注桩D.地下连续墙E.SMW工法桩
结构材料可部分或全部回收利用的基坑围护结构有()。A.地下连续墙B.钢板桩C.钻孔灌注桩D.深层搅拌桩E.SMW挡土墙
关于降水工程单井验收的规定,正确的有()。A.单井的平面位置、成孔直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B.成井直径、深度、垂直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井内沉淀厚度不应大于成井
主要材料可反复使用、止水性好的基坑围护结构是()。A.钢管桩B.灌注桩C.SMW工法桩D.型钢桩
关于软土基坑开挖基本规定,说法错误的是()。A.必须分层、分块、均衡地开挖B.分块开挖后可以不需要施工支撑C.必须按设计要求对钢支撑施加预应力D.对于有
地铁及轨道工程常见围护结构中,一般采用机械成孔的是()。A.钢板桩围护结构B.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C.工字钢桩围护结构D.深层搅拌桩挡土结构
地基加固处理方法中,()适用于较浅基坑,方法简单操作方便。A.换填材料B.水泥土搅拌C.高压喷射注浆D.渗透注浆
喷锚暗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根据地层条件、施工方法及使用要求,可采用()。A.单拱式车站B.梯形车站C.双拱式车站D.圆形车站E.三拱式车站
明挖法施工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一般为整体浇筑或装配式矩形结构,其优点是()。A.内轮廓与地下铁道建筑限界接近B.内部净空利用充分C.噪声低D.结构受力合理
随机试题
环境污染的特征是 A.影响范围大,作用时间长 B.影响人群面广 C.多为低
信息的定义之所以已逾百种,那是因为()。
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给定资料 1.行政审批是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事务实行事前管理的一种手段,多年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两会”以来,新一届政府履行承诺,逐步取消或...
患者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欲睡,肢冷脉微,其临床意义是A:心肾不交B:痰湿困脾,清阳不升C:脾失健运,清阳不升D:正气未复E:心肾阳虚,神失温养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宜选用A.双氯西林B.替卡西林C.阿莫西林D.氨苄西林E.青霉素V
房地产投资与投机在内涵上的区别通常在于()。A.投资人直觉判断特点突出B.投资重视长期的时间介入C.投资隐含着正常的收益与风险D.投资看重短期的时间介
对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提取管理要求中,下列各建设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不正确的是()。A.矿山工程为2.5%B.房屋建筑工程为2.0%C.市政公用工程为1.5
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的情况有()。A:残疾人员的所得B:孤老人员的所得C:烈属的所得D: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所得E: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
当MRP>MFC时,生产者的决策是()。A.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数量B.减少生产要素投入数量C.保持生产要素数量不变D.视企业利润目标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