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书海库
2019-12-17
57
问题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
A:甲系某国企总经理之妻,甲让其夫借故辞退企业财务主管,而以好友陈某取而代之,陈某赠甲一辆价值12万元的轿车。甲构成犯罪B:乙系已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请接任处长为缺少资质条件的李某办理了公司登记,收取李某10万元。乙构成犯罪C:丙系某国家机关官员之子,利用其父管理之便,请其父下属将不合条件的某企业列入政府采购范围,收受该企业5万元。丙构成犯罪D:丁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主管土地拍卖工作时向一家房地产公司通报了重要情况,使其如愿获得黄金地块。丁退休后,该公司为表示感谢,自作主张送与丁价值5万元的按摩床。丁构成犯罪
答案
ABC
解析
【考点】贿赂犯罪【详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对于特定关系人收受贿赂的问题作出的专门规定,特定关系人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的,对特定关系人以受贿罪的共犯论处。所谓特定关系人包括与国家工作人员有近亲属、情妇(夫)以及其他共同利益关系的人。A中甲作为某国企总经理的妻子,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收取他人财物,利用其丈夫职务之便为请托人谋利益的,甲构成受贿罪的共犯。因而A的说法是正确的。B中乙虽然已经离职,不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其原来的职权对于接任处长仍有一定的影响。乙的行为正是利用了原职务形成的影响力,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接任处长的行为让其为不符合资质条件的请托人李某办理了公司登记,为其谋取了不正当利益,乙为此收取了李某10万元的钱款,所以乙仍然构成犯罪。因为,《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第2款规定,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构成犯罪。因而乙的行为也构成犯罪,B的说法是正确的。丙系某国家机关官员之子,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利用其父的职务便利,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列入政府采购范围,为该企业谋取了不正当利益,丙为此收取了该企业的钱款。丙的行为属于《刑法修正案(七)》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因而丙的行为也构成犯罪,C的说法是正确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之前或者之后,约定在其离职后收受请托人财物,并在离职后收受的,以受贿论。D中丁在向房地产公司通报了重要情况之前或者之后均未约定在其离职后该房地产公司应向其支付财物,而是在丁离职后,该房地产公司自作主张送与丁价值5万元的按摩床。D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不构成犯罪。因而D是错误的。所以答案是AB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tRWf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招标代理机构可在其资格等级范围内承担的招标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建设工程项目实行强制监理的有()。
下列关于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的说法正确的有()。
根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C组贸易术语包括()。
关于审单付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基本险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关于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装运条款中装运地和目的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关于签订包装条款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的形式有()。
随机试题
2009年10月李红被检查出患了阑尾炎,在医院通过手术恢复了健康。出院后李红想起
(2013年)B级GPS控制点观测的采样间隔是()秒。
试述婴儿的至少五种本能动作。
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扁鹊 B.华佗 C.
包干制计费方式的物业服务费的构成中不包括()。
血细胞的细胞外液是指
下列哪个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特殊关节受累表现A.张口困难B.颈痛C.臀及下腰部痛D.骶部痛E.肩部痛
()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A.学校B.家庭C.社会D.工作单位
有关补阳还五汤中有关黄芪的描述,正确的是A.蜜炙B.生用C.用量较大(四两)D.能大补元气,以助血行
双氯芬酸钠的化学名是A.2-[(2,6-二氯苯基)氨基]-a-甲基苯乙酸納B.2-[(2,5-二氯苯基)氨基]-苯乙酸钠C.2-[(2,6-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