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2层,地上22层,钢筋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2层,地上22层,钢筋
书海库
2019-12-17
40
问题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82000m2,地下2层,地上2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邻近6层住宅楼7m。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500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取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下列事件: 事件一:基坑支护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的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多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选。 事件二: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问题: 1.本工程基坑工程属于几级基坑?并写出该安全等级基坑的判定标准。 2.事件一中,适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还有哪些?3.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直接用于施工现场哪些方面(至少列出三项)?4.指出事件二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分别写出正确做法。
选项
答案
解析
1. 本工程基坑工程属于一级基坑; 一级基坑的判定标准为: (1)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 (2)开挖深度大于10m; (3)与邻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4)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 2. 适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护及降水方案还有: (1)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或锚杆。 (2)降排水:止水帷帷、降水井、疏干井或集水坑明排。 3. 降排的地下水还可用于如下方面: (1)现场绿化; (2)道路洒水降尘; (3)冲洗厕所; (4)车辆冲洗; (5)基坑井点回灌等非生产性用水。 4. 事件二中存的不妥之处及正确做法如下: 不妥之一: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正确做法:混凝土浇筑从低处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 不妥之二:养护持续7d; 正确做法:养护应连续14d及以上(含14d)。 不妥之三: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混凝土表里温差达35℃; 正确做法: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期间,表里温差不得大于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tpn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银行对贷款项目的工程设计方案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 )。[2015年l0月真题]
下列关于主要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正确的有( )。[2009年6月真题]
对工程总平面图布置合理性的评估,主要应从( )方面进行。[2009年6月真题]
下列关于贷款资料审查的表述正确的有( )。[2015年5月真题]
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在受理客户借款申请后,初次面谈了解客户贷款需求状况时,除贷款背景
综合理财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自身有一套标准科学的方法和流程,体现了其
小张是某家工程设计公司从资深工程师团队中选拔上来的一位主管,他原来是公司的技术骨
在六种职业兴趣类型中,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数理分析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工作
小张是某工程设计公司从资深工程师团队中选拔上来的一位主管。他原来是公司的技术骨干
小张是某工程设计公司从资深工程师团队中选拔上来的一位主管。他原来是公司的技术骨干
随机试题
32.背景材料 某万门程控交换机安装工程,工期40天,合同约定,交换机房到传输
投资过程中由于国外投资方以外币投人造成的外币折算差额应计入()。
在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过程中,要弘扬劳模精神和(),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
证券公司在向客户融资、融券前,应办理客户征信,了解客户身份、财产与收入状况、证券
某发电厂配电装置的接地装置,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计算值为0.2020;计算用的入地
采用工程保险方式转移工程风险时,需要考虑的内容有( )。
关于风险和风险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急性炎症时,组织变红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扩张,血流加速b.炎症灶内血栓形成
患者1年前,运动时上前牙碰伤,当时有咬物疼痛,无其他不适,未治疗。以后发现牙冠变色,其原因可能为()A.色素沉着B.牙本质变性C.牙髓变性D.
任何不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年龄特征而强求一律,不仅会打击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还会降低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