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
书海库
2019-12-17
49
问题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4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8,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问题: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选项
答案
解析
(1)以上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依据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和我国成功教育经验总结而提出的。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3)在以上案例中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并且知道小刚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这充分说明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对于小妮,老师对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而对于小刚,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得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这也体现了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uAl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
属于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是()。 A.集料的级配和石料的压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外观鉴定和()四个部分。 A.原
某市质量监督站一科长李某因涉嫌制假被公安机关拘留、处以5000元罚款,没收其全部
某施工合同仅约定工程质量产生争议时由甲仲裁委员会仲裁。合同履行中,发包人与承包人
建设单位就专业分包工程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提起民事诉讼,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
因设计原因导致质量缺陷的,在工程保修期内的正确做法是()。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质量保修书必须明确的内容有()。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随机试题
诊断地中海贫血可采用 A.磁共振检查胎儿内脏 B.绒毛细胞检查染色体 C.
下列关于质量事故等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某事故造成45人死亡,属于特
不具有传染性的感染类型是 A、显性感染潜伏期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一正方形截面木柱,木柱截面尺寸为200mm×200mm,选用东北落叶松TC17B
按社会保险责任划分的主体不包括( )。
已知2007年1---6月,城镇居民用于“娱乐教育文化”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27元,则上表中“X”的值约为:A.-2.7B.2.7C.-2.8D.2.8
在投资后项目监管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Ⅰ.经营指标 Ⅱ.管理指标 Ⅲ.财务指标 Ⅳ.市场信息追踪指标A.Ⅰ.Ⅱ.ⅢB.Ⅰ.Ⅲ.ⅣC.Ⅱ
异丙肾上腺素易被氧化变色,化学结构中不稳定的部分为A.侧链上的羟基B.侧链上的氨基C.烃氨基侧链D.儿茶酚胺结构E.苯乙胺结构
应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太多的人员向事故指挥官报告B.应急过程中各种机构间缺乏协调机制C.通信不畅通D.缺乏可靠的事故相关信息和决策
我们通常所说的税收立法解释是指()。A.事前解释B.事后解释C.特殊解释D.预防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