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预算应采取的政策是()。A.收支相等的平衡政策 B. 全面扩张政策 C. 收大于支的结余政策 D. 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预算应采取的政策是()。A.收支相等的平衡政策 B. 全面扩张政策 C. 收大于支的结余政策 D. 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
admin
2020-12-24
40
问题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预算应采取的政策是()。
选项
A.收支相等的平衡政策
B. 全面扩张政策
C. 收大于支的结余政策
D. 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收人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当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可以通过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uzh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 )。A.农业现代化B.工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
中国近代史上,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不平等条约有(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我国奴隶社会确立和发展的时期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王朝D.东周王朝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自愿互利B.典型示范C.国家帮助D.公私兼顾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以下各项对这一时期外交形势叙述不正确的有( )。A.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改变了东西方国家间的外交格局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三大政策是( )。A.联俄B.联共C.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
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治世是( )。A.贞观之治B.开皇之治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在中国内地,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新中国宣布建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人民公社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货币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三部分。( )
稀缺性的相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
随机试题
(94-96题共用题干) 案例十: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MMPI的测验结果:
下列能使气道平滑肌舒张的化学因素是
天然大理石板材等级按质量分为()。
患者男,38岁,突发撕裂样胸背部痛伴大汗,心率100次/分,右上肢BP80/6
单侧肺局限性哮鸣音可见于 A.支气管哮喘 B.阻塞性肺气肿C.肺炎 D.
HbA的α亚基与O2结合后产生变构效应,从而 A促进α亚基与O2结合,抑制β亚
直流电力机车分配阀均衡阀上侧通大气,下侧通制动缸。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关键是怎样认识()。A.毛泽东思想B.资本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D.经济全球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具有该病标志性意义的抗体是A.抗RNPB.抗双链DNAC.抗Scl-70D.抗SmE.抗Jo-1
施工企业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中的()。A.安全技术措施B.职业卫生措施C.辅助用房间及设施D.安全宣传教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