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关于罪过形式与案件定性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
关于罪过形式与案件定性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
恬恬
2019-12-17
55
问题
关于罪过形式与案件定性的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有:( )
选项
A.张某在深夜闯入仓库偷窃,由于光线太暗,张某就用打火机烧开绑麻袋的绳索以寻找财物,引燃仓库中物品导致仓库烧毁。在此案例中,应当认定张某为放火罪B.王某对李某非常痛恨,想杀之。某天王某发现李某和赵某一起站在五十多米高的脚手架上,王某想要砍断脚手架的绳索以摔死李某。王某和赵某之间素无冤仇,但王某杀李某心切砍断绳索,导致李某、赵某摔死。在此案例中,王某对赵某的死亡应认定为间接故意C.钱某打猎时瞄准一野兔,但发现野兔旁有一牧童在睡觉,钱某打猎心切开枪射击,不幸打中牧童,当即死亡。此案例中,应当认定钱某为过于自信的过失D.孙某是老司机,对自己技术颇为得意。一日,孙某发觉汽车刹车失灵,但自认为技术好路况熟,仍旧开车出去刚出门不久就由于刹车失灵撞死行人马某。在此案例中,应认定孙某为过于自信的过失
答案
ABC
解析
本题考查犯罪的主观方面,我们一定要理解掌握其基本概念并注意以下区别。(1)直接故意:明知和希望;间接故意:明知和放任。从直接故意来看,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结果,或者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结果;从间接故意来看,只能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2)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疏忽大意的过失:没有预见而应当预见(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轻信能够避免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有认识的过失),应当避免过于自信而没能避免。(3)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区别。都是预见了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但可能的含义不同:在间接故意中的可能是现实可能,过于自信中的可能是抽象可能(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距离不一样);两者在意志因素上区别: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是容忍态度,因此没有采取措施阻止和避免危害结果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中行为人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根据上面理论,在A中,点燃打火机肯定是故意的,但这个故意不是对火灾之危害结果的故意,事实上张某对于发生火灾的后果在当时是没有预见的,但他应当预见这样的后果,只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所以应当定失火罪,而不能定放火罪。在B中,应该认定,王某应该明知赵某的死亡是必然发生的,这就否定了间接故意的成立,间接故意只能是放任——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因此,应认定为直接故意。在C中,根据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完全可以认定钱某的行为是间接故意而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在D中,很明显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wTo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选项四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题干的四个图形拼合(只能通过上、下、左、右平移)而成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随机试题
特殊工业厂房适宜采用的估价方法是( )。 A、成本法 B、假设开发法 C
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 A.藿香 B.白豆蔻 C.五加皮
某高血压患者,测其血压为220/120mmHg。急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双肺满布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
2009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为1806.53亿元,同比增长8.64%;毛利润总
新生儿出生后4~6月时,体征每月增加 A.100~200g B.300
下列可不判定为重大火灾隐患的是()。A: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设施B:对重大火灾隐患依法进行了消防技术论证,并已采取相应技
选择固定桥基牙的最低限度是A.冠根比为1:2B.冠根比为2:3C.冠根比为1:1D.冠根比为2:1E.冠根比为3:2
规划评估的重点内容包括()A:宏观经济运行情况B:政府职能履行程度C:对重大问题的解决程度D:规划对发展环境的适应程度E:各级各类规划实际衔接情况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