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外语考试
市区某百货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营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珠宝首饰等商品。201
市区某百货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营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珠宝首饰等商品。201
Freeti
2019-12-17
61
问题
市区某百货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营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珠宝首饰等商品。2013年12月发生相关业务如下:(1)采购部财务资料显示:购进空调、热水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进项税额190.6万元;支付给汽车修配厂(小规模纳税人)修车费,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不含税价款5.4万元;本月购进商品取得公路运输货运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65万元,支付装卸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15万元。(2)珠宝部财务资料显示:销售金银首饰取得收入42万元,其中含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金银首饰实际取得的收入12.6万元,该批首饰市场价格为18.6万元,旧首饰作价6万元;销售玉石首饰取得收入49.7万元;由于欠供货商货款,经协商,百货公司以金银首饰抵偿所欠债务,该批金银首饰平均售价为21万元,最高售价22.5万元。(以上收入均为含税收入)(3)家电部财务资料显示:销售空调2400台,销售热水器3800台,销售空调和热水器同时负责运输,运输收入与货款合并收取,取得的收入见下表:(4)假定百货公司销售不含税金额1000元/件的服装,其不含税购进价为700元(购进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百货公司有两种销售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采取商业折扣方式销售,给购买方打八折,并能为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折扣额在“金额栏”中注明;方案二:采取平销返利方式销售,按200元/件支付购货方返利,可以开具增值税红字专用发票。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针对业务(3),若该百货公司成立运输部,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分别核算,按市场价可收取运输收入124.32万元(含税),空调和热水器零售价合计为1373.28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若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分别核算,则属于兼营行为B.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是否分别核算,不影响该公司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C.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是否分别核算,会影响该公司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D.若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分别核算,家电部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99.54万元E.若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分别核算,该公司可节税5.74万元
答案
BDE
解析
选项A:若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分别核算,则属于混业经营行为;若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分别核算,家电部增值税销项税额=1373.28÷(1+17%)×17%=199.54(万元),运输部增值税销项税额=124.32÷(1+17%)×17%=12.32(万元);若不成立运输部,运输业务与销售业务不分别核算,家电部增值税销项税=(1373.28+124.32)÷(1+17%)×17%=217.6(万元);分别核算该公司可节税=217.6-211.86=5.74(万元)。【知识点】 其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zIx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健康保险经营的特点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规定,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经保险监督管理机构
目前国际上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体制主要有()。
下列不属于保险经营的组织形式的是()。
在公众责任保险业务经营实践中,公众责任保险通常可划分为()。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98-100题。某商场欲经营某种商品,但是该商品的收益情况是
物质企业经营决策的概念中所说的经营环境是指物资企业经营有关的( )
经营的标准化主要体现不包括()。
一个优秀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心态应该表现为()
经营者要有精湛的业务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随机试题
截至2018年4月,A注册会计师已连续2年担任X公司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关键审计合
(1-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 B.品红亚硫
复发性流产史的妇女,怀孕前夫妇双方进行的检查不包括 A.女方生殖道检查 B.
不可与水混溶的液体是
传染性排泄物的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
将牛奶稀释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热量B:降低脂肪的浓度C:降低酪蛋白与电解质的浓度D:减少热量与降低脂肪的浓度E:避免蛋白质大凝块的形成
港口工程质量检验中,施工企业在开工前应对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做出明确划分,()据此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A.报上级领导机关同意后B.报送上级领导机关C.报
关于施工企业确定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项建造合同作为施工工程成本核算的对象B.工程成本核算对象宜在开工前确定,也可以开工后再确定C.
()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B.《中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