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请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请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书海库
2019-12-17
45
问题
请论述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选项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但是,这只限于知识的初级学习阶段。当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后,由简化的情境进入实际的复杂情境,即更多地运用实物直观,自然是必要的。(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为了增强直观的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①强度律:指作为知识的物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象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②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开来越容易。③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④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认真组织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知识归根结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改造才能掌握,因此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消极被动的直观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0h0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所谓“业余”不但表现在知识背景和政治认识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行为上。大部分国家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惯性的是()。 A
40多年以前,一场地球科学的革命发生了。板块构造学说更新了关于地球自身的知识。
“向媒体提要求”的报道,根本起不到应有的宣传和引导效果,反而倒了公众的胃口。很多
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与物理知识紧密相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秋
下列有关风险汇聚的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当风险是相互独立的时候,
关于定期寿险,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A.定期寿险的优点是可以用极为低廉的
对知识型团队的绩效考核,应以()为导向。 A.行为B.员工的特点C.结果
你对小班教学有什么认识?小班教学与素质教育有什么关系?
现代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民主平等,你认为在教学中要特别尊重学生的哪些学习行为?
随机试题
电容器检修本体绝缘不小于()。
下列指标不属于商业银行风险偏好收益类指标的是()。
儿童应有较多的户外活动时间,夏天大部分时间应在户外活动,春秋季节每天应不少于(
患者女性,54岁,腋下可触及肿块,皮色不变,灼热疼痛,上肢活动不利,伴恶寒发热,
合同保证保险的保险金额一般不超过工程总造价的()。 A.20%~30%
正面宣传如果满足于做些表面文章,即使动机再好也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难以在群众中真正产生影响。【】出题:新闻记者证核发办公室A.正确B.错误
语言发展关键期是()A.11~13,14岁B.0~1岁C.1~3岁D.7~11岁E.3~7岁
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根据《建筑法》,关于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进行爆破作业的,施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申请批准手续B、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
不安抗辩权是双务合同中的()享有的法定权利。A:先履行方B:后履行方C:双方当事人D:财产状况严重恶化的一方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