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
admin
2020-12-24
53
问题
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某教师给幼儿讲“小猫钓鱼”的故事。为了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利用活动玩具“猫”和“鱼”作为教具。她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的情节,一边演示活动的教具,同时伴随相关的轻音乐。
问题:试分析材料中的感知觉规律。
选项
答案
解析
(1)幼儿期,幼儿对世界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幼儿是借助于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来认识世界的。利用感知觉规律组织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幼儿知觉为对象。根据这个规律,教师应当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仿、活动玩具(材料中教师利用了活动玩具“猫”和“鱼”)、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 (2)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刺激物本身的结构常常是分出对象的重要条件;在听觉上,刺激物各部分在时间上组合,即“时距”的接近也是我们分出知觉对象的重要条件。所以,正如材料中教师所做的那样,教师讲课的声调抑扬顿挫、语言绘声绘色。如果教师的讲课平铺直叙,很少变化,毫无停顿之处,幼儿听起来就不容易抓住重点。 (3)根据感觉的对比规律,微弱的声音可以提高视觉感受性,所以,这位教师在讲课的同时,伴以相关轻音乐的做法是适当的,这可使幼儿看得更清楚。 (4)这位教师实际做到了言语和直观材料的结合。根据感知觉规律理论,词的作用可以使幼儿视觉的效果大大提高,从而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材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2Pj0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教师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工厂、博物馆、社区等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称为()。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课堂教学D.探究教学
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
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A.教育者B.学习者C.教育政策D.教育影响
当前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A.分科课程为主B.活动课程为主C.综合课程为主D.校本课程为主
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将某个英语单词变成小故事,这是运用了()。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元认知策略
学校在课外活动中举办安全教育报告会,这一活动形式属于()A.小组活动B.学科活动C.阅读活动D.群众性活动
小龙明知乱扔纸屑是不文明行为,但又总是管不住自己.教师应注重培养其().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信念
一(2)班的林老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项作业:(1)请你回家居把小白兔碰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你最喜欢的入听,(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动物的表现...
小学开设的科学、艺术课程。其课程类型属于()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经验课程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式的基础。(10分) (2)如指导小...
随机试题
(85-8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5岁。反复外阴瘙痒,伴睡眠欠佳3年余。
叉车在叉装物件时,司机应检查并确认被叉装物件重量,当物件重量不明时,应将被叉装物
(2018年)2017年3月,甲劳务派遣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将张某
按500(330)kV及以上变电站评价流程规定,每年()前,省公司运检部审核设备
账面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A、宫缩乏力B、胎盘滞留C、软产道裂伤D、凝血功能障碍E、子宫胎盘卒中
甲出国前将自己的单元房委托乙照管。丙因装修房屋导致甲的单元房屋顶出现裂痕。乙为了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丙对单元房进行修补。下面...
()是把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的信息、建议、鼓励和感情上的支持,达到解决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A.教育小组B.成长小组
根据IS-LM曲线,在IS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处于均衡状态。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C:商品市场D:外汇市场
按照阶段划分,风险处置可以分为()。A.全面性处置B.预控性处置C.局部处置D.重点处置E.事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