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取供试品开口置于适宜的洁净容器中,在温度60℃的条件下放置10天的是()。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试验D.加速试验E.长期试验
取供试品开口置于适宜的洁净容器中,在温度60℃的条件下放置10天的是()。A.高温试验B.高湿度试验C.强光照试验D.加速试验E.长期试验
admin
2020-12-24
37
问题
取供试品开口置于适宜的洁净容器中,在温度60℃的条件下放置10天的是()。
选项
A.高温试验
B.高湿度试验
C.强光照试验
D.加速试验
E.长期试验
答案
A
解析
本组题考查的要点是“中药制剂稳定性试验”。①高温试验是将试品开口置于适宜的洁净容器中(一般样品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样品摊成≤10mm厚的薄层),在60℃温度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照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②高湿度试验是将供试品开口置于适宜的洁净容器中(一般样品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样品摊成≤10mm厚的薄层),放人恒湿密闭容器内,在25℃相对湿度90%±5%条件(KNO
3
饱和溶液,相对湿度92.5%,25℃)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第10天取样,按照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重量,以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潮解性能。③强光照试验是将供试品开口放在装有日光灯或镝灯的光照箱或其他适宜的光照装置内,于照度4500lx±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分别于第5天、第10天取样,按照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特别要注意供试品的外观变化。④加速试验分为药典法和经典恒温法。药典法是取三批制剂,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经典恒温法仅作为预实验研究用,可预估药物制剂的有效期,其结果仅供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参考。⑤长期试验是在接近药品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取市售包装的供试品制剂三批,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或温度30℃+2℃、相对湿度65%±5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并分别于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取样,按稳定性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xK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苯醌与萘醌共有的反应是A.Borntrager反应B.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C.Feigl反应D.Kesting-Craven反应E.醋酸镁反应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颜色改变或加深的反应称为A.Feigl反应B.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C.Keller—killia反应D.Borntrager’s反应
用于区别苯醌和蒽醌的反应是A.Feigl反应B.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C.Keller—killia反应D.Borntrager’s反应E.与金属离子的络合
《中国药典》规定的“低温干燥”所用的温度一般是不超过A.45℃B.50℃C.55℃D.60℃E.65℃
《中国药典》规定,药物贮藏于阴凉处的温度为()。A.≤-4℃B.≤O℃C.2℃-10℃D.≤20℃E.1O℃~25℃
《中国药典》规定,药物贮藏于冷处的温度为()。A.≤-4℃B.≤O℃C.2℃-10℃D.≤20℃E.1O℃~25℃
浸渍法宜选用的温度为()。A.常温B.高温C.超高温D.低温E.超低温
耐热器具高温后才能破坏热原是利用()。A.高温法B.滤过法C.吸附法D.水溶法E.酸碱性
防止药物氧化的方法不包括()。A.避光B.降低温度C.改变溶剂D.添加抗氧剂E.控制微量金属离子
试验制剂与其静脉给药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的比值,称为A.生物利用度B.绝对生物利用度C.相对生物利用度D.溶出度E.生物半衰期
随机试题
观察房间隔时,下列所列切面,不包括哪一项 A.心尖区四腔心切面 B.剑突下区
每年应定期对变电运维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使其熟练掌握防误装置,做到“()”.
羌活商品药材按形态分为
以下关于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的报关制度,正确的表述应当是()。
下列选项中,与大型超市的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相同的是().
计量基准由()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耍,统一规划,组织建立。[20
女性,50岁。2年来经常出现后背痛,夜间饥饿痛,内镜检查提示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下列关于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说法正确的是A.指十二指肠球后壁发生的溃疡B.距离幽
某商业银行接受客户拥有的股权作为其借款担保,该担保方式属于()。A.信用贷款B.保证C.质押D.抵押
下列各项,表现为颈前结喉处有肿物如瘤,可随吞咽移动的是A:瘿瘤B:瘰疬C:痰核D:发颐E:梅核气
边际税率是指()。A.税法直接规定的税率B.实际缴纳税额占课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例C.再增加一些收入时,增加的这部分收入所缴纳的税额占增加的收入的比例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