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初中信息技术《回收站操作》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
初中信息技术《回收站操作》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
题库总管
2019-12-17
30
问题
初中信息技术《回收站操作》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有关删除文件的具体操作过程。接着给出生活中一个实际例子:如果一个笔记本已经用完,我们把它丢到垃圾桶里了,然后突然想起,笔记本上有一个重要的内容还有用,那么接下来我们通常会怎样做呢?同学们踊跃回答,从垃圾桶里把笔记本捡回来。对于计算机,也可以完成同样的操作。生活中的垃圾桶相当于计算机中的回收站,那么生活中从垃圾桶中捡回笔记本的过程,计算机如何完成呢?接下来引入新课《回收站操作》。(二)讲授新课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以下操作:在桌面上新建一个名为“wangye”的文件夹,然后按照上节课的方法,将该文件夹删除至回收站。然后请一位同学进行演示操作: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夹——重命名为“wangye”——鼠标右键——删除。接下来请同学们前后左右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如何将刚刚删除的“wangye”文件夹还原。请率先完成的小组代表进行描述操作:在回收站中右键“wangye”文件夹,然后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命令,这时候在桌面上就会出现被还原的“wangye”文件夹。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补充回答,还存在另外一种方法:在回收站中,鼠标左键单击“wangye”文件夹,在窗口菜单中选择“还原此项目”,然后桌面上同样会出现“wangye”文件夹。(三)巩固提高请同学们将还原的两种方法都进行实际操作一遍,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然后尝试在不同的位置创建文件或者文件夹,再进行删除和还原操作,观察删除的文件是否进入回收站,还原的文件是否恢复到原有位置。通过这一环节的操作,进一步加深对还原操作的理解。(四)小结与作业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作业:尝试如果彻底删除文件,能否在回收站中进行恢复操作。【板书设计】回收站操作1.快捷菜单还原2.窗口菜单还原?三、答辩题目及解析1.本课采用哪些教学方法?2.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选项
答案
解析
1. 本课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以及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2.1.掌握在回收站中还原文件或文件夹、清空回收站的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过程,能养成思考和合作的习惯。3.通过体验回收站恢复和清空的操作,了解文件一旦彻底清空就无法恢复的情况,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GoB9KKKQ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经过收集和分析的海量数据成了重要资源。人们每一次点击鼠标
吴某是某县初中语文教师,因体罚学生被学校处分,吴某欲以处理过重为由提出申诉,受理
材料: 某初中英语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竟写上“狗屁”二字,遭到学生家长的网上
某些边远地区的农村家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让女孩初中就辍学外出打工。这侵犯了未成年
初中三年级《科学》课堂,当老师把内径1.5mm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插入水槽时,同学们
现代信息技术一般指多媒体计算机和()
某初中张老师应朋友要求,在所教班级推销教学辅导资料,其做法()。
依据《未成年保护法》某初中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不合理的是()
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某初中制定的学学生管理制度度不合法的是()
(2012年考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末端规划是()。
随机试题
甲在一起债权债务纠纷中提起诉讼后因故撤诉并得到人民法院允许。3个月后甲反悔,甲(
54.饭店前厅环境氛围的控制,主要抓住()。 A.合理的空间布局 B.完善
强心苷温和酸水解的条件是 A.0.02~0.05mol/L盐酸长时间加热 B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
()被誉为“悲剧之父”。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毕达哥拉斯
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比上...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开具处方时每一种药品均应当A:写一行B:写成一行C:自成一行D:另起一行E:起首写一行
滤泡型淋巴瘤受累淋巴结最常见的部位是 A纵隔B腋窝 C腹膜后D颈部E腹股沟部
血竭性平,除能活血定痛外,又能() A.下浮消肿,利尿通淋 B.破血痛经,消食化积 C.化瘀止血,解蛇虫毒 D.痛经下浮,消肿排脓 E.
王某因追索工资与所在公司发生争议,遂向某法律工作者咨询,该法律工作者的下列观点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王某应向其户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