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下列关于每股收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
下列关于每股收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
admin
2020-12-24
37
问题
下列关于每股收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选项
A.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
B.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
C.对于稀释性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分子净利润金额
D.存在多种稀释性因素时,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答案
ABCD
解析
基本每股收益仅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选项A正确。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应当为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与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之和,选项B正确。对于稀释性认股权证、股份期权,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一般无需调整分子净利润金额,选项C正确。存在多种稀释因素时,为了反映潜在普通股最大的稀释作用,应当按照个潜在普通股的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到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选项D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HQC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公司目前的资本来源包括每股面值1元的普通股800万股和平均利率为10%的3000万元债务。现在拟投产一个新产品,该项目需要投资4000万元,预期投产后每...
甲公司目前发行在外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已发行票面利率为10%的债券4000万元。该公司打算为一个新的投资项目融资5000万元,新项目投产后...
下列关于财务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B.如果没有利息和优先股利,则不存在财务杠杆效应C.财务杠杆的大小是由利息、税
下列关于经营杠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营杠杆反映的是营业收入的变化对每股收益的影响程度B.如果没有固定性经营成本,则不存在经营杠杆效应C.经
某盈利公司联合杠杆系数为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公司既有经营风险又有财务风险B.该公司财务风险比较大C.如果收入增长,则每股收益增长率是收入增长
甲公司2019年净利润为63万元,优先股股利为15万元,已知利息保障倍数为2.4,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则2020年财务杠杆系数为( )。A.1.71
B公司的资本目前全部由发行普通股取得,其有关资料如下: B公司准备按4%的利率发行债券900万元,用发行债券所得资金以每股15元的价格回购部分发行...
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分析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该方法侧重于对不同融资方式下的每股收益进行比较B.当预期息税前利润高于每股收益无
某公司息税前利润为1000万元,债务资金为400万元,债务税前利息率为6%,所得税税率为25%,权益资金为5200万元,普通股资本成本为12%,则在公司价...
下列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根据MM理论,当存在企业所得税时,企业负债比例越高,企业价值越大B.根据权衡理论,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的
随机试题
12.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是通过对观测列的()来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 A.
在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
如果企业有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待摊费用,则应当在资产负债表( )项目下列示。
如果药物离子荷负电,而受H+催化,当介质的μ增加时,降解反应速度常数
发生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
任何人都可申请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执业会员。()
下列关于个人经营类贷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放对象主要是法人 B.
基金从业人员与其所在机构之间是()关系。A.协议代理B.委托代理C.法定代理D.指定代理
在建设项目总投资中,为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在建设期内投入且形成现金流出的全部费用是()。A.工程造价B.建设项目总投资C.建设投资D.工程费用
违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的情形包括()。A.未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