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外语考试
2017年12月1日,子公司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母公司,销售价格为
2017年12月1日,子公司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母公司,销售价格为
Freeti
2019-12-17
30
问题
2017年12月1日,子公司将其成本为80万元的一批产品销售给母公司,销售价格为100万元。母公司购入的该产品尚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期末存货,并为该项存货计提5万元跌价准备。2018年上述存货在本期向外销售了40%,另外60%依然为存货。2018年12月31日,由于该产品已经陈旧,可变现净值下跌为4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母公司编制2018年合并财务报表时的处理正确的有( )。
选项
A.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科目15万元B.贷记“营业成本”科目6万元C.贷记“存货”科目10万元D.借记“存货跌价准备”14万元E.贷记“资产减值损失”9万元
答案
ABE
解析
2017年的抵销分录如下:借:营业收入100贷:营业成本80存货20个别报表:存货成本为100万元,减值额为5万元,因而可变现净值=100-5=95(万元);集团角度:存货成本为80万元,小于可变现净值,无减值。因此要将个别报表中计提的减值抵销: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贷:资产减值损失52018年的抵销分录如下: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贷:营业成本20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5贷:未分配利润——年初5针对剩余存货的成本:借:营业成本12贷:存货[(100-80)×60%]12个别报表:当期对外销售存货已经计提减值额=5×40%=2(万元),对外销售时结转了存货跌价准备2;集团角度:当期对外销售的存货没有减值,不应做结转存货跌价准备的分录,因此要将其抵销:借:营业成本2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2个别报表:存货成本=100×60%=60(万元)【已计提减值额=5-2=3(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因此本期减值额=(60-3)-40=17(万元);集团角度:存货成本=80×60%=48(万元),可变现净值为40万元,上期未减值,因此本期减值额=48-40=8(万元)。因此个别报表中多计提减值额=17-8=9(万元),应将其抵销: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9贷:资产减值损失9因而:未分配利润——年初借记额=20-5=15(万元),选项A正确;营业成本贷记额=20-12-2=6(万元),选项B正确;存货贷记额=12+2-5-9=0,选项C错误;存货跌价准备不是报表项目,不在抵销分录中体现,选项D错误;资产减值损失贷记额为9万元,选项E正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SH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上市公司甲公司是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和销
企业发生自建固定资产的下列支出中,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有()。
富友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每年年底都在深入分析每个部门的需求和成本的基础上,根据
方圆公司财务数据显示,其资本成本为6%,投资回报率为8%,可持续增长率12
润华公司是国内一家上市公司。润华公司对其下属的各个子公司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并通常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和销售洗衣粉的公司。目前洗衣粉产业的产品逐步标准化,技术和质量改
2018年中,舒美公司对外发布公告称,其旗下子公司舒美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从导入期到进入衰退期,其经营风险()。
甲公司生产和销售A产品,月初在产品数量300件(完工程度50%),本月投入生产5
某公司拟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决策,项目资本成本为10%,有四个方案可供选择。其
随机试题
氯丙嗪不可用于
专业管理人员、运维人员()至少参加一次变电设备运维细则培训。
保护胃黏膜( ) A.硫糖铝 B.西咪替丁 C.奥美拉唑 D.吗丁啉
★★以下哪些情形属于法院再审时,应裁定将生效判决发回作出生效判决的法院重新审理
制定起草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有( )。A.整体性与系统性B.全面性与完整性C.公正性与客观性D.明确性与具体性E.相关性与有效性
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pz_填空}。
(2011年)某工程的复杂程度等级评定见下表,该工程复杂程度等级的评分值是( )分。 A.6.0B.7.3C.7.5D.9.0
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定》,测绘人员在人、车流量大的城镇地区街道上作业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与当地交管部门协商,临时停止该街道车辆通行B:保证作业
一般情况下城市核心商圈的顾客占顾客总数量的( )。A、5%~l0%B、15%~20%C、30%~45%D、70%~80%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当事人的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前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B:用人单位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