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一) 背景资料:某城市垃圾处理场位于海边,经过多年填埋,其表层为建筑垃圾,现
(一) 背景资料:某城市垃圾处理场位于海边,经过多年填埋,其表层为建筑垃圾,现
Loveyou
2019-12-17
31
问题
(一)背景资料:某城市垃圾处理场位于海边,经过多年填埋,其表层为建筑垃圾,现需要在垃圾处理场所在区域建设铁路车站。经勘查,该区域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1)杂填土(建筑渣土)厚3m;(2)垃圾夹海相淤泥层(软塑)厚3-8m;(3)硬塑土厚8-24m;(4)弱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与海水有水力连通。该车站的地基处理原设计为CFG桩加固,桩位布置为2m*2m,桩径0.5m,桩长为15-17m。事件一:为了尽快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进场后选择了两处垃圾夹海相淤泥层厚4m的地点采用长螺旋法进行了成桩工艺性试验,取得了相应工艺参数,但未进行桩的检测。前面开工后,施工单位由于设备原因将施工方法改为震动沉管法,并参照之前取的试验参数进行了CFG桩的施工。事件二:施工一段时间后,地面普遍隆起,拔管后发现缩径,成孔十分困难,已经施工的桩身按规定进行钻芯取样,0-3m范围内显示有成型混凝土芯样,3m以下芯样中均出现大量的碎石夹淤泥和垃圾。事件三:针对事件二的情况,施工单位对长螺旋法施工的CFG桩进行钻芯取样,发现存在的问题与震动沉管法施工的CFG桩的问题一致,随后申请了设计变更,经各方现场复核并批复后按变更后方案施工,顺利完成地基处理任务。问题:1、针对事件一,指出施工单位在工艺性试验及施工方面的错误做法。2、事件二、指出并分析CFG桩成孔困难的原因。3、根据背景资料,指出并分析-3m以下CFG桩未能成桩的原因,写出设计变更方案。
选项
答案
解析
1、答:(1) 选择了两处垃圾夹海相淤泥层厚4m的地点采用长螺旋法进行了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对,选择的地段不具代表性;应该选择不少于CFG设计桩长的深度进行工艺性试验。(2)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后没有报监理确认错误;应该报监理单位确认。(3)工艺参数确定后,没有试桩,并对成桩质量进行检测,错误;应该试桩不少于两根,并检测成桩质量。(4)施工单位由于设备原因将施工方法改为震动沉管法,并参照之前取的试验参数进行了CFG桩的施工,错误;改变施工方法应该重新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试验参数。2、地质方面的原因: 3-8m属于垃圾夹海相淤泥层的软塑性土,此种地质情况不适用CFG桩.施工方面原因:(1)在饱和软土中成桩时,由于已打桩尚未成型,新打桩对已打桩进行挤压导致己打桩变形,造成缩颈。(2)灌注混合料时拔管太快或振捣不到位,在桩身某个位置出现桩径突然变细的现象。3、-3m地质为垃圾夹海相淤泥层(软塑)厚3-8m;此种不适合CFG桩。设计变更为:应用浆体喷射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SFTs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6岁,高一学生,住校。因与老师发生激烈冲突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未婚,博士,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案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7岁,未婚,某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某学校教师,班主任。 案例介绍:求助
案例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4岁,未婚,某机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无业。 案例介绍:求助者兴趣广泛。
案例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8岁。 案例介绍:求助者退休前是公交车司
案例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6岁,某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一年前求助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6岁,某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
随机试题
行政复议决定书从复议机关制作行政复议决定书并加盖印章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银行在受理信贷申请时,应注意申请信用用途是否在其营业执照登记范围之内,经营特种业
膝关节轻度屈曲位时,膝关节过度外旋外翻易损伤()。 A.胫侧副韧带 B.腓侧
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A.试用三年 B.
某厂工人田某体检时被初诊为脑瘤,万念俱灰,既不复检也未经请假就外出旅游。该厂以田
下列变量中,不属于确定的市场细分变量的是()。
下列关于投资方案偿债能力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建设投资额高,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大,价格弹性小,对市场数量信号反映不灵敏,资本
与药物性狼疮发生相关的抗体是A.抗SSA抗体B.抗SSB抗体C.抗组蛋白抗体D.抗CCP抗体E.抗dsRNA抗体
水是液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随遇而安,正所谓“水无常形,随形而形”。人们常用柔情似水来形容温柔的程度。可是,科学工作者却使至柔至顺的水变成了锋锐无比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