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男性,6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体重下降5kg,查体无阳性所见。 首选检查方式是A.胸部CT B.食管超声波检查 C.食管拉网 D.食管镜检查活检 E.
男性,6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体重下降5kg,查体无阳性所见。 首选检查方式是A.胸部CT B.食管超声波检查 C.食管拉网 D.食管镜检查活检 E.
admin
2020-12-24
37
问题
男性,6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体重下降5kg,查体无阳性所见。
首选检查方式是
选项
A.胸部CT
B.食管超声波检查
C.食管拉网
D.食管镜检查活检
E.胸部MRI
答案
D
解析
[考点]食管癌的诊断 [分析]男性中老年病人,有进行性咽下困难和消瘦。进行性咽下困难是中晚期食管癌的典型症状,并逐渐消痩、脱水、乏力。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食管癌。首选的检查从五个备选项看,是纤维食管镜检查,可直接看到病灶,在直视下钳取多块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还可同时作染色检查。食管拉网检查用于普查筛选。胸部CT或MRI可判断食管癌浸润的深度、向外扩展的情况、有无纵隔淋巴结和其他脏器的转移。一般B超检查对食管癌帮助不大,但近年来采用超声内镜检查来判断食管癌浸润层次、向外扩展深度以及有无纵隔、淋巴结或腹内脏器转移等,对估计外科手术可能性有帮助。对可疑食管癌患者均应作食管吞稀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可看到食管黏膜紊乱粗糙中断、食管壁僵硬蠕动中断、充盈缺损和龛影等。食管下端和贲门部呈鸟嘴样改变不是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所见,见于贲门失弛缓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WSZ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男性,12岁,右阴囊肿大3年,晨起变小,活动后增大。查:右阴囊肿大,可触及囊性感,挤压时缩小,缩小时可触到睾丸,应诊断为A右斜疝B右睾丸鞘膜积液C右精
男性,28岁,左阴嚢内肿块半年,时有挤压痛,无热,不影响活动,査:左阴囊肿大,触之睾丸上部有一鹅卵大小囊性肿块,牵拉睾丸可随之活动,挤压不变小,睾丸可触及...
男性,29岁,结婚4年不育来就诊,查:左侧阴囊下垂,左睾丸较右侧小,质地较右侧软,左精索可触及团状肿块,该患者诊断为A左精索静脉曲张B左睾丸炎C左睾丸
男孩,5岁,右侧阴囊包块,卧位不消失,右睾丸未扪及,透光试验阳性,正确诊断是A右侧斜疝B精索鞘膜积液C交通性鞘膜积液P右睾丸鞘膜积液E右侧隐睾
DNA以半保留复制方式进行复制,一完全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DNA分子置于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代,其放射性状况如何A4个分子的DNA均有放射性B仅2个分子
DNA复制的主要方式是 A半保留复制 B全保留复制 C弥散式复制 D不均一复制 E以上都不是
男性,25岁,下船时,会阴部骑跨在船沿上,立即出现尿道口滴血,之后不能排尿,发生尿潴留,体检发现,会阴部,阴茎和阴囊明显肿胀 若患者术后3周发生排尿困难...
男性,25岁,下船时,会阴部骑跨在船沿上,立即出现尿道口滴血,之后不能排尿,发生尿潴留,体检发现,会阴部,阴茎和阴囊明显肿胀 对该患者诊断考虑为:球部尿...
男性,25岁,下船时,会阴部骑跨在船沿上,立即出现尿道口滴血,之后不能排尿,发生尿潴留,体检发现,会阴部,阴茎和阴囊明显肿胀 对该患者的初步诊断A前尿道损伤
男性,32岁,因汽车从骨盆压过不能排尿4小时,抬入诊室。查体:BP70/50mmHg,P120次/分,膀胱位于脐耻之间,小腹及骨盆处皮下淤血。直肠指...
随机试题
某日,某期货合约的收盘价是17210元/吨,结算价为17240元/吨,该合约的每
在信号源(us,Rs)和电阻RL,之间插入一个理想变压器,如图7-43所示,若电
与川乌有配伍禁忌的是
以下应作为医疗废物焚烧的是()。
通过立法程序确认民族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其内容主要体现在:A.权利的授予B、防止权利被侵害C、义务的授予D、防止义务被侵害
对于儿童参与材料投放和活动室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体现了教师与儿童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B.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C.
对肠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A:活动性肠结核患者需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B: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于消化的食物C:腹泻患者要多吃些豆制品和牛奶
急性心肌梗死下列哪项指标会出现明显升高A.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B.血清总蛋白C.血清白蛋白D.血清碱性磷酸酶E.血清球蛋白
某技改项目NO2对附近的环境保护目标(二类区)预测小时贡献值为0.05mg/m3,现状监测值为0.10mg/m3,削减污染源计算值为0.05mg/m3,在...
材料采购合同的质量验收方法中,根据对产品的性能检验目的,可以进行拉伸、压缩、冲击及硬度试验的是( )。A.物理试验法B.化学试验法C.生物试验法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