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医药卫生
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不伤害原则的是A.医生检查患者时,由于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 B.医生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要求 C.妊娠危及母亲的生命时,医生给予引产
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不伤害原则的是A.医生检查患者时,由于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 B.医生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要求 C.妊娠危及母亲的生命时,医生给予引产
admin
2020-12-24
68
问题
上述各项中属于医生违背不伤害原则的是
选项
A.医生检查患者时,由于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
B.医生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要求
C.妊娠危及母亲的生命时,医生给予引产
D.医生对患者的呼叫或提问给予应答
E.医生的行为使某个患者受益,但却损害了别的患者的利益
答案
A
解析
[考点]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 [分析]不伤害原则指在诊治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低下是临床上可能给患者带来上述损伤的因素之一。从本题选项看,A属于此种情况,即违背了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行为以保护患者的利益、促进患者健康、增进其幸福为目的。C、D选项是符合不伤害和有利原则的选项。有利原则要求医务人员的行为对患者确有助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患者确实患有疾病;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患者的疾苦有关;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患者的疾苦;患者受益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大的损害。由此可见E是违背有利原则的选项。尊重原则是指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及其作出的理性决定,其中包括尊重患者保密的要求,但并不是指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的要求,如果患者要求保密的信息对他人、社会可能造成伤害或与法律的规定与要求冲突,医生可以超越患者的这种利,所以B违背了尊重原则。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dode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共用题干 男,28岁。因车祸颌面部外伤8小时后急诊。检查:患者左面部肿胀明显,眶周眼睑及结膜下瘀斑、压痛,张口受限,张口度半指,咬合关系正常。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共用题干 男,28岁。因车祸颌面部外伤8小时后急诊。检查:患者左面部肿胀明显,眶周眼睑及结膜下瘀斑、压痛,张口受限,张口度半指,咬合关系正常。可能的诊断是A
共用题干 女,41岁。残冠,平时易激动,怕热多汗,常感心慌,食量较大但消瘦,双眼稍前凸,心率110次/分,颈部未见异常。此患者患牙的正确处理是A:2%普鲁卡
共用题干 女,41岁。残冠,平时易激动,怕热多汗,常感心慌,食量较大但消瘦,双眼稍前凸,心率110次/分,颈部未见异常。此患者可能存在的全身背景为A:糖尿病
共用题干 女,22岁。因右下智牙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下列不正确的是A:术前应拍摄X线片B:应进行阻力分析C:应翻舌侧瓣D:不应以邻牙为支点E:术
共用题干 女,22岁。因右下智牙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在麻醉过程中患者发生晕厥,处理措施中错误的是A:立即停止注射B:置患者于头低位,解开颈部衣扣C:
共用题干 女,22岁。因右下智牙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在注射局部麻醉药后牙关紧闭,可能是发生了A:感染B:水肿C:血肿D:气肿E:翼内肌暂时性痉挛
共用题干 女,22岁。因右下智牙低位埋伏阻生,要求拔除。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后,关于麻醉包括的范围错误的是A:同侧下颌骨B:同侧下颌牙C:同侧牙周膜D
共用题干 女,50岁。以颊黏膜粗糙感、反复刺激性疼痛就诊。检查:双颊黏膜及下唇红有网状白纹,右颊及唇红病损区轻度充血。鉴别诊断时最需与该疾病鉴别的是A:盘状
共用题干 女,50岁。以颊黏膜粗糙感、反复刺激性疼痛就诊。检查:双颊黏膜及下唇红有网状白纹,右颊及唇红病损区轻度充血。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A:盘状红斑狼疮
随机试题
两座高层民用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 A.不宜小于4m
静脉胆囊造影观察胆管的最佳摄影时间在注药后 A.l~3min B.15~30
支柱绝缘子选择。 在发电厂或变电所的屋外10kV母线桥用的支柱绝缘子,当有冰
我国蛇岛保护区位于()海滨风景区。
【案例1】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从小很自卑和孤独,随着他的成长在老师和父母的指
医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与正畸治疗无关的是A.施力不当B.只重前牙美观,不管后牙咬合C.使用Nance弓D.局部牙齿施加的矫治力不当,导致个别牙升高或倾
当碘的摄入量低于40μg/d,人群中尿碘低于多少时,可有克汀病流行A.25B.35C.40D.60E.50
下列属于繁殖期杀菌的药物有A.氯霉素B.头孢菌素C.氨曲南D.四环素E.磺胺嘧啶
建筑业是危险性较大的行业,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经常处在露天、高处和交叉作业的环境中,易发生的五大伤害事故是( )。A.物体打击、触电、高处坠落、起重伤害、坍塌
大脑皮层中面积最大的区域是(). (A)顶叶(B)枕叶 (C)颞叶(D)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