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阅读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两种课堂总结方式,回答问题。 方式一:为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
阅读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两种课堂总结方式,回答问题。 方式一:为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
admin
2020-12-24
39
问题
阅读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两种课堂总结方式,回答问题。
方式一:为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又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就像一粒火种在中华大地上燃起。前仆后继的中国人又开始新的探索,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掀起。
方式二: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有成功的,例如商鞅变法使秦国慢慢强大起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也有失败的,例如我们今天学习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问题:
(1)这是哪两种课堂总结方式?(6分)
(2)请分别说明这两种课堂总结方式的优点。(6分)
选项
答案
解析
(1)方式一:总结一铺垫式;方式二:发散思维式。 (2)方式一(总结一铺垫式):当本节课与下节课内容存在联系时,教师可以在本课结束时.选择时机设置悬念,使教学在扣人心弦处戛然而止,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强烈愿望,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方式二(发散思维式):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规律等进行进一步的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和适用面,并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iCH8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中政府的做法所蕴含的哲学和政治学道理是()。 ①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引起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A.工商部门吊销违规企业营业执照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财政实力明显增强,“钱袋子”越来越大,国家把更多的钱投向了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产生这一现象的基础性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分配
材料:下面是某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一份思想品德作业和某学生的答案。 作业:近来,有关某市汽车即将限牌的谣言四起,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以讹传讹,引起大众恐慌,少数...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她及其团队根据国家需求克服困难,执着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果。这表明()。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②要在个...
历史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真理性的认
目前,我国提出的“二带一路”战略构想正在逐步实施,丝绸之路作为贸易之路、和平之路和发展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这充...
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是()。A.甲在国有企业里的福利性收入B.乙在集体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和奖金等C.丙自己经营早餐
某思想品德课老师在课堂上呈现了学生生活中情绪波动的不同画面,引导学生在情绪极为冲动和低落时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等方法来合理调节情绪。该教师运用的教学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他指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
随机试题
为了分离药用部分而去心的药物是 A牡丹皮B地骨皮C五加皮D
初中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
保荐机构的()负责监督、执行保荐业务各项制度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Ⅰ.保荐代表
关于人工挖孔桩施工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法的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
服用甲硝唑、头孢曲松、氯丙嗪等应禁酒主要原因是A:易出现低血糖症状B:加重胃肠黏膜的刺激C:乙醇增强镇静药作用D:干扰胆碱的合成而增加神经毒性E:干扰乙
在企业资质管理中,乙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以从事工程造价()万元人民币下列的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A:2000B:3000C:4000D:5000
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 )为标准适当减少。A:15%B:20%C:30%D:35%
关于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是由设备购置费和工具、器具及生活家居购置费组成B:它是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消极部分C:在工业建设中,它占
在经济学中,充分就业并不等于社会劳动力100%就业,通常将()排除在外。A、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B、摩擦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C、周期性失业和自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