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金融经济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钢材。2019年2月份对部分资产进行处理:销售已使用3年的机器设备,取得收入5100元(原值为10000元);销售自...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钢材。2019年2月份对部分资产进行处理:销售已使用3年的机器设备,取得收入5100元(原值为10000元);销售自...
admin
2020-12-24
24
问题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钢材。2019年2月份对部分资产进行处理:销售已使用3年的机器设备,取得收入5100元(原值为10000元);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缴消费税的摩托车1辆(2012年12月购入),取得收入14000元(原值为20000元);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一批钢材,取得收入35000元。该企业上述经济业务应纳增值税( )元。(以上收入均为含税收入)
选项
A.4456.34
B.4100.00
C.4885.12
D.4860.68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增值税的征收率。销售已使用3年的机器设备,外购进项税额已经抵扣,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应缴消费税的摩托车,由于自2013年8月1日起,纳税人购入的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允许抵扣进项税额,该摩托车于2012年12月购入,进项税额未抵扣,因此应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销售给小规模纳税人的钢材应按销售货物13%税率征收增值税。应纳增值税=5100÷(1+13%)×13%+14000÷(1+3%)×2%+35000÷(1+13%)×13%=4885.12(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GYz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甲住宅小区已临近竣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了招标公告,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来管理该小区。 评标委员会的下列...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甲住宅小区已临近竣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了招标公告,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来管理该小区。 物业管理招标投标...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的甲住宅小区已临近竣工,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发布了招标公告,拟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来管理该小区。 该房地产开发公司...
2008年年底,某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代表全体业主与甲物业服务企业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物业服务费计费方式采用酬金制。2009年物业服务支出暂定为280万...
2008年年底,某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代表全体业主与甲物业服务企业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物业服务费计费方式采用酬金制。2009年物业服务支出暂定为280万...
某新建住宅小区占地面积6500㎡,容积率为2.5,专有部分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85%,已全部交付,小区共有业主1200人。该小区成立了业主大会并选举产...
某新建住宅小区占地面积6500㎡,容积率为2.5,专有部分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85%,已全部交付,小区共有业主1200人。该小区成立了业主大会并选举产...
我国目前与物业管理招投标相关的三个主要法律法规分别是()。A、公司法B、招标投标法C、物业管理条例D、前期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E、物业服务企业资
业主向物业管理企业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余或亏损均由物业管理企业享有或承担的计费方式是()。A、包干制B、佣金制C、酬金制D、分成制
物业服务企业应将物业服务收费标准事先向业主明示,这体现了物业服务的()原则。A、合理B、公平C、公开D、质价相符
随机试题
最能客观地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更好的强化自己已有的经验,改正和弥补自身不足的
68岁的张阿姨因脑中风丧失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其身边无子女照顾,社会工作者小马对
企业进行的工资市场调查就是要保证工资的( )。
感冒清热颗粒除疏风散寒外,又能
图1显示的人口迁徙情况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 )
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它是由一些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包括()。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E.反馈过程
肉豆蔻既治久泻久痢,又治()A.肾虚喘息B.虚汗不止C.肾虚遗精D.肺虚久咳失音E.虚寒气滞脘腹胀痛
某商品混凝土的目标产量为500立方米,单价为660元,损耗率为5%,实际产量为520立方米,单价为680元,损耗率为3%。受影响的程度依次为产量、单价及损...
《测绘资质证书》编号形式正确的是()A: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顺序号+测资字+等级B: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号+顺序号+测资字C:等级+测资字+省、自
短缺与滞留并存,经济运行中的部分产品、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又供不应求,这是()的主要表现。A.总量性货币失衡B.结构性货币失衡C.全面性货币失衡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