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职称考试
下列何种民事诉讼案件的生效判决,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 A.某案的审判长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犯交通肇事罪,作出民事判决后被追究刑事责任 B.某案的审...
下列何种民事诉讼案件的生效判决,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 A.某案的审判长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犯交通肇事罪,作出民事判决后被追究刑事责任 B.某案的审...
admin
2020-12-24
29
问题
下列何种民事诉讼案件的生效判决,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
A.某案的审判长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犯交通肇事罪,作出民事判决后被追究刑事责任
B.某案的审判长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接受一方当事人价值200元的礼品,但其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
C.某案证人在诉讼过程中接受一方当事人价值200元的礼品,但其证言是真实的
D.某案的生效调解书认定的事实不正确
选项
答案
B
解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87条,对检察院在民诉 中的抗诉应注意以下几点:(1)抗诉的对象仅限于生效的判决和裁定,这一规定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必须是 判’决和裁定,对调解书不能提起抗诉,所以D项不选;另一方面必须是生效的判决和裁定,也就是说检察院只能按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而不能按二审程序提起抗诉;(2)引起抗诉的判决、裁定在程序上的错误是由法院或审判人员引起的,即其他诉讼参与人在程序上有错误,只要不涉及实体上的错误则不能提起抗诉,所以本题C项证人接受当事人礼品但证言真实不能提起抗,而13项中审判人员贪污受贿不管有没有影响实体判决检察院均应提起抗诉;(3)审判人员的错误仅限于与本案有牵连,A项中审判长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犯交通肇事罪,与本案无关联,只要该审判长还没被追诉,继续进行审判工作,并且在实体判决上没有错误就不应提起抗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KYtQ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案情:某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周某、刘某涉嫌抢劫罪。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此案后,决定公开开庭审理此案。经一审判决,认定周某...
2005年7月25日,某市公安局以涉嫌合同诈骗罪为由将朱某刑事拘留。同年8月24日,市人民检察院作出不予批准逮捕决定。同月26日,朱某被取保候审。2006...
张某、王某、李某强奸、盗窃一案,县人民法院在庭前初步审查过程中,认为起诉书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检察机关补充侦查后再起诉。5月8日,...
《刑事诉讼法》在普通程序外还设置了简易程序。简易程序的目的在于繁简分流,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成本,既有利于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公正处理,也有利于维护被告人的...
案情:2007年7月8日,家住朝阳区的甲向海淀区法院起诉乙,要求法院判决乙交付合同项下的三辆小轿车。法院于8月15日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乙在判决生效后1个月...
案情:近年来,民意的介入最终影响一些个案的诉讼与判决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一种流行趋势,以致出现一个新词:全民法官。“全民法官”现象与以往的舆论监督注重事实揭...
大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武某、康某、尹某、杜某四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案作出判决,武某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康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15万元;尹某被...
高某贪污案 高某,男,42岁,2009年7月5日因涉嫌贪污罪被某区人民检察院拘传。检察机关未出示有关证件,高某以为侦查人员吴某冒充警察对其进行要挟,拒...
(2008年四川)案情:某县检察院办理一起贪污单位小金库款案件时,犯罪嫌疑人杨某(法定代表人)称所涉款项系单位招待费等,发票在其办公室抽屉中未及报销。侦...
英美法系国家实行判例法制度,法官的判决本身具有立法的意义,并对以后处理类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我国主要以成文法律及司法解释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同时最高人民法院...
随机试题
已知30岁的生存人数是2,030人,31岁的生存人数是2,024人,32岁的生存
钢筋在工地现场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 )。 A.2个月 B.3个月 C.6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正式对日宣战是在( )。 A、七七事变后 B、八
在商用房贷款保证期间,保证人发生的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引起信用风险的是( )。
(77-78题共用题干) 男性,32岁,胸闷、气急、发热就诊,查体右下肺呼吸音
了解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员工持有何种态度属于对()的诊断。 A.绩效管
防火分区面积大小的确定与建筑()因素无关。A:使用性质B:重要性C:结构D:消防扑救能力
不适合分离酸性物质的是A.阳离子交换树脂B.透析膜C.活性炭D.硅胶E.氧化铝
某人每年年末存入银行5000元,如果存款利率为8%,第五年末可得款为()。A、29333元B、30500元C、28000元D、31000元
企业组织设计的主要依据包括企业战略、企业环境、企业技术和()。A:企业人员素质B:企业性质C:企业发展阶段D:企业所有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