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下列行为中,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有( )。A.在同一个县(市)范围内设有两个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另一个机构用于销售 B.将自
下列行为中,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有( )。A.在同一个县(市)范围内设有两个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另一个机构用于销售 B.将自
admin
2020-12-24
46
问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有( )。
选项
A.在同一个县(市)范围内设有两个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另一个机构用于销售
B.将自产货物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
C.将外购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
D.将委托加工收回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
答案
BD
解析
属于增值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有: (1)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7)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9)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应税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10)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11)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OVl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某烟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2月从烟农手中收购烟叶支付价款300万元,并按规定支付了10%的价外补贴,已开具烟叶收购发票,该烟厂当月应...
某交通运输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具备提供国际运输服务的条件和资质。2018年8月该企业承接境内运输业务,收取运费价税合计440万元;当月购进...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3月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取得含税销售收入600万元,另取得延期付款利息50万元。购买土地时向政府部门支...
根据增值税的规定,下列购进项目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是()。A.接受的旅客运输服务B.购进的娱乐服务C.购进的免税农产品D.与非正常损失
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下列消费品的生产经营环节,既征收增值税又征收消费税的是( )。A.白酒的批发环节B.金银首饰的零售环节C.高档化妆品的零售环节D
共用题干位于市区的某汽车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达到低污染排放值A型小轿车。A型小轿车最高售价22万元/辆,平均售价20万元/辆(均为不含税价),...
共用题干位于市区的某汽车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达到低污染排放值A型小轿车。A型小轿车最高售价22万元/辆,平均售价20万元/辆(均为不含税价),...
共用题干位于市区的某汽车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达到低污染排放值A型小轿车。A型小轿车最高售价22万元/辆,平均售价20万元/辆(均为不含税价),...
共用题干 位于市区的某化妆品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出口经营权),化妆品最高售价0.15万元每箱,平均售价0.12万元每箱,成套化妆品0.3万元每套,均...
共用题干 位于市区的某化妆品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出口经营权),化妆品最高售价0.15万元每箱,平均售价0.12万元每箱,成套化妆品0.3万元每套,均...
随机试题
证券公司在选择代销的金融产品时,应当充分了解金融产品的()信息。 ①发行依据
甲因遭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某日其女儿丙(13周岁)来看望甲, 甲叫丙把
电流互感器竣工(预)验收时,应检查、核对电流互感器相关的文件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
患者,男性,22岁。因失恋服毒自杀被送入医院急诊室抢救,现患者昏迷不醒,不知毒物
关于顾客满意的说法,正确的有()。[2010年真题] A.顾客满意是顾客通过
关于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施工总承包
房地产经纪人员的( )主要是指对市场竞争、同行合作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A、职业良心B、执业理念C、职业责任感D、职业资格
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行硬度检查时,应从每批中抽取5%的锚具且不少于()套,作硬度试验。A.20B.10C.15D.5
对用户交寄的信件以外的邮件和快件,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收寄时应当当场验视内件。用户拒绝验视的,邮政企业()。A.不予收寄B.注明后收寄C.经邮政管理部门批准
劳动者本人A.用人单位B.公共就业服务机构C.劳动行政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