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建筑工程
甲在2003年10月15日见路边一辆面包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前往A市。 驶途
甲在2003年10月15日见路边一辆面包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前往A市。 驶途
恬恬
2019-12-17
30
问题
甲在2003年10月15日见路边一辆面包车没有上锁,即将车开走,前往A市。 驶途中,行人乙拦车要求搭乘,甲同意。甲见乙提包中有巨额现金,遂起意图财。行驶至偏僻处时,甲谎称面包车发生故障,请乙下车帮助推车。乙将手提包放在面包车座位上然后下车,甲乘机发动面包车欲逃。乙察觉出甲的意图后,紧抓住车门不放,被面包车拖行10多米。甲见乙仍然不松手并跟着车跑,便加速疾驶,使得乙摔倒在地造成重伤。乙报警后,公安机关根据汽车牌号将甲查获。讯问过程中,虽有乙的指认并査获赃物,但甲拒不交待。侦查人员丙、丁非常气愤,对甲进行殴打,造成甲轻伤。在这种情况下,甲供述了以上犯罪事实,同时还交待了其在B市所犯的以下罪行:2003年6月的一天,甲于某小学放学之际,在校门口拦截了一名一年级的男生,将其骗走,随即带该男生到某个体商店,向商店老板购买价值5 000余元的高档烟酒,在交款时,甲声称自己未带够钱,将男生留在商店,回去拿钱交款后再将男生带走。商店老板以为男生是甲的儿子便同意了,甲携带烟酒逃之夭夭。公安机关査明,甲身边确有若干与甲骗来的烟酒名称相同的烟酒,但未能查到商店老板和男生。本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甲称自己的认罪口供均系侦查人员丙、丁对他的刑讯逼供所致,推翻了以前所有的有罪供述。经过检察人员调查核实,确认了侦査人员丙、丁对甲刑讯逼供的事实。请对上述案件中甲、丙、丁的各种行为及相关事实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
选项
答案
解析
【详解】(1)甲开走他人的面包车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即使面包车没有上锁,该车也属于他人的财物,而非遗忘物。(2)甲对乙的行为构成了抢劫罪,甲虽然开始时打算实施的是抢夺行为,但在乙抓住车门不放时,甲加速行驶的行为已经属于暴力行为,因而不是转化型抢劫,应该直接认定为抢劫罪,且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3)甲对男生的行为构成了拐骗儿童罪,甲虽以儿童换取了商品,但甲的行为不是出卖儿童,商店老板也没有收买儿童的意思。(4)甲对商店老板的行为构成了诈骗罪。(5)丙、丁对甲的行为构成了刑讯逼供罪。(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司法解释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规定,虽然甲翻供,但对于甲盗窃面包车、抢劫乙的巨额财产的犯罪行为仍可认定,但拐骗儿童罪、诈骗罪因为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证明,所以不能认定。(7)因为拐骗儿童罪、诈骗罪不能认定,所以甲的特别自首也不成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hzrNKKKQ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面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2003年该市的集体经济投资额比2002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同向而行(如下图),经过4小时15分甲在C处追上乙
甲与乙签订了关于房屋买卖的合同,甲在履行自己交付房屋及有关产权证明的义务的同时,
路基测量钉线外边桩时,南道路中心线测出道路宽度,在道路边线外()m两侧,以距
2003年2月起,贾某与许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
当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了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
甲于2003年6月与乙合谋共同诈骗李某30000元,甲、乙平分各得15000
下列关于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司机某甲在高速公路上
甲在2002年6月立下遗嘱,将其遗产的一半由其子乙继承。甲2004年8月不幸死亡
齐某为某瓷器厂的业务员,因故于2003年5月被辞退。次年4月,齐某利用当初留有的
随机试题
32岁女性,近2年未避孕未怀孕而就诊。月经规律,4~5/28天,继发痛经并进行性
右眼瞳孔扩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左侧瞳孔间接反射消失,提示病灶
国别风险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国别风险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在同一
计算机系统采用不间断电源供电,交流电消失后不间断供电维持时伺应不小于()。
()认为态度的形成是对利益或损失进行衡量的过程。
护士对患者说:\"您刚才说了那么多,其实是不想做手术,想先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是吗?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7岁。G2P1,小孩2岁体健。现希望选择宫内节育器避孕,来院咨询,护士给予健康指导。建议该妇女应取出宫内节育器的情况是A:接近绝经年
注册管理机构应当注销建造师注册的情形有()。A、因过错发生工程建设质量事故B、已与聘用单位解除聘用合同C、没有参加继续教育D、跨省级行政区域执业E、同时
运输需求的波动性是指运输需求量在()上呈现出的不均衡状态。A:线路分布B:时间分布C:地区分布D:运输方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