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甲企业集团拟出售持有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假设拟出售的股权符合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则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A.甲企业集团拥有乙公司100%的股权,
甲企业集团拟出售持有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假设拟出售的股权符合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则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A.甲企业集团拥有乙公司100%的股权,
admin
2020-12-24
28
问题
甲企业集团拟出售持有的部分长期股权投资,假设拟出售的股权符合持有待售类别的划分条件,则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
选项
A.甲企业集团拥有乙公司100%的股权,拟出售60%的股权,出售后将丧失对乙公司的控制权,但对其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乙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B.甲企业集团拥有丙公司100%的股权,拟出售20%的股权,出售后仍然拥有对丙公司的控制权,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丙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C.甲企业集团拥有丁公司80%的股权,拟出售全部股权,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丁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D.甲企业集团拥有戊公司60%的股权,拟出售55%的股权,出售后对戊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戊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答案
ACD
解析
企业因出售对子公司的投资等原因导致其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无论企业是否保留非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均应当在拟出售的对子公司投资满足持有待售类别划分条件时,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对子公司投资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而不是仅将拟处置的投资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选项B,甲企业集团出售股权后并未丧失控制权并未丧失控制权,不能整体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yn8KKKKQ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抛补性看涨期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出售抛补性看涨期权是机构投资者常用的投资策略B.抛补性看涨期权是购买股票的同时出售该股票的看涨期权
某上市公司本年度的净利润为20000元,每股支付股利2元。预计该公司未来三年进入成长期,净收益第1年增长14%,第2年增长14%,第3年增长8%。第4年及...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股票估价折现率的有( )。A.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B.国库券的利率C.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D.市场无风险收益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事项中能够引起股票期望收益率上升的是( )。A.当前股票价格上升B.资本利得收益率上升C.预期现金股利下降D.预期持有该股票
某企业长期持有A股票,目前每股现金股利2元,每股市价20元,在保持目前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变,且不从外部进行股权融资的情况下,其预计收入增长率为10%,...
假设资本市场有效,在股利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股票的资本利得收益率等于该股票( )。A.股利收益率B.股利增长率C.期望收益率D.风险收益率
假定某投资者准备购买B公司的股票,要求达到12%的收益率,该公司今年每股股利0.6元,预计B公司未来3年股利以15%的速度高速成长,而后以9%的速度转入正...
某公司在2010年1月1日平价发行新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为10%,5年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计算过程中至少保留小数点后4位,计算结果取...
C公司在20x1年1月1日发行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10%,于每年12月31日付息,到期时一次还本。 要求: (1)假定20x1年1月1...
债券A和债券B是两支刚发行的平息债券,债券的面值和票面利率相同,票面利率均高于等风险投资的市场利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如果两债券的折现率和利息支
随机试题
浅感觉纤维在脊髓丘脑束中的排列是()。 A.按颈、胸、腰、骶次序,由内向外
保持运动员体内水平衡可预防运动性脱水,通常采用的补水方式是()。
下列属于高科技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提纲的是()。
患者,女,26岁,乳头及乳晕皮肤破裂,分泌脂水,结黄色痂,小儿吸吮时,痛如刀割,
慢性肾衰竭晚期钙磷代谢障碍表现为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等权利。A.平等就业B.就业保障C.自主择业D.公平就业E.劳动关系稳定
国产HXD1型电力机车高压连接器带有灭弧装置,所以可以在有电状态下进行分合操作。
私募基金运行期间。基金合同发生重大变化。管理人应在()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A、10B、5C、2D、3
某房地产企业拟建一项目,总投资20000万元,建设期3年,建设完成后用于出租,从投资开始到投资全部回收的预期年限为10年,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该...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的医疗费用依法应由第三人负担,但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先行支付。A.基本医疗保险基金B.用人单位C.职工个人D.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