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财务会计
某施工单位承包浇筑跨海大桥大型混凝土承台施工。该承台的平面尺寸为10m×10m,
某施工单位承包浇筑跨海大桥大型混凝土承台施工。该承台的平面尺寸为10m×10m,
shuhaiku
2019-12-17
55
问题
某施工单位承包浇筑跨海大桥大型混凝土承台施工。该承台的平面尺寸为10m×10m,承台顶标高为+3.5m,底标高为-0.5m,6根直径2.0m的钢管桩伸入承台混凝土2m,桩芯混凝土已浇筑完成。工程所处海域属规则半日潮,周期为12小时25分钟。施工时高潮位+2.5m,低潮位-1.5m,现要求用非水密模板趁低潮浇筑承台混凝土,封底混凝土厚1.0m。施工中采用有效生产能力为80m3/h的混凝土拌和船供应混凝土,混凝土分灰、振捣等操作时间为0.5h。问题1.港口与航道工程混凝土趁低潮位浇筑应具备什么条件?2.事先要安排怎样的试验项目,获取满足趁低潮位浇筑所需的一项必要的指标数据(计算中取该指标为1.5h)。3.何时开始浇筑混凝土最为有利?4.假定潮水为均匀升降,通过计算,判断趁低潮位施工是否可行。
选项
答案
解析
1.必须有足够的混凝土强度保证连续施工,保证混凝土在水位以上振捣;(2)底层混凝土初凝前不宜被水淹没。2.必须安排进行所要浇筑混凝土初凝时间的试验项目,方可考虑混凝土趁低潮浇筑施工的可能性。3.以背景资料绘简图示意:[img]/upload/tiku/16/5368906_1.jpg[/img]应在潮水从+2.5m落至-0.50m时开始浇筑承台混凝土最为有利。(1)潮水落至-0.50m时承台底面模板已露出水面,具备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2)潮水从-0.50m继续落至-1.5m(低潮位)再回升至承台底面(±0m)历时最长,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最有利。4.承台底板第一层混凝土浇筑1m厚需要的时间:10×10×1-3.14×1.02×1×6=100-18.8=81m3供混凝土与分灰振捣的时间=(81/80)+0.5=1.5h承台底板第一层混凝土达到初凝需时间=1.5+1.5=3h潮水从-0.5m降至-1.5m再升至±0的历时:[img]/upload/tiku/16/5368906_1_1.jpg[/img]第二层混凝土1m厚浇筑、振捣至初凝的时间为:(81/80)+0.5+1.5=3h潮水从底层混凝土顶面0.5m落至-1.5m再升至0.5m的历时:[img]/upload/tiku/16/5368906_1_2.jpg[/img]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16olKKKQ
相关试题推荐
关于全口义齿平面位置测定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直线式 B.横线式 C.斜线式 D.纵线式 E.平面式C
甲工厂因建造办公楼,与乙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由乙承建该办公楼建设工程。楼房
位于某市A区的南方公司与位于该市B区的建筑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建筑公
位于某市A区的南方公司与位于该市B区的建筑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建筑公
方程χ5-1=0的5个根在复平面上是一个正五边形的顶点. (1)求方程χ4+
下列陈述可以作为数学定义的有()。 ①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异面直
一条光线斜射在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入射角为π/6,请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出
直线与平面π:x+y+z=2的位置关系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试判定直线与平面π:3x—y+2z+1=0的位置关系,并求出
随机试题
许先生准备10年后积累15.2万元的子女教育基金,在投资报酬率5%时,下列组合可
渴望同伴接纳自己,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这种表现反映了幼儿() A.自信心的
合成DNA的原料是 A.dAMP、dGMP、dCMP、dTMP B.dA
下列不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是() A.不适度的自尊心B.学习动机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业人员都要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B.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崇尚...
在这部分试题中,你将听到一段短文。结束后你将听到几个问题,请你在四个书面答案中选出唯一恰当的答案。 语音包含1-3题:第1题: A.不愿意理睬顾客
高良姜除温中散寒止痛外,还有的功效是A.燥湿杀虫止痒B.温助肾阳C.理气和胃D.止呕止泻E.温肺化饮
低压内缸组合安装正确的过程是()。 A.低压内缸就位找正,隔板调整,转子吊入汽缸并定位,通流间隙调整 B.隔板调整,低压内缸就位找正,转子吊入汽缸并...
工业用地根据对环境的干扰和污染程度,可以进一步分为( )。A.一类工业用地B.二类工业用地C.三类工业用地D.四类工业用地E.五类工业用地
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表现出的咨询态度包括()。 (A)面质(B)设身处地(C)尊重(D)积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