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务会计
医药卫生
金融经济
考公考编
外语考试
学历提升
职称考试
建筑工程
IT考试
其他
登录
外语考试
2、甲公司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在实施前就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习,部分内
2、甲公司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在实施前就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习,部分内
shuhaiku
2020-05-20
26
问题
2、甲公司拟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在实施前就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习,部分内容如下:(1)在内部环境的基础上,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分为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内部环境是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的前提。(2)事件识别是识别可能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潜在事件,并分别确定是否是机会或者会对企业成功实施战略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这些潜在事件加以评估和应对。(3)风险评估是在事件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潜在事件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程度,为风险应对策略提供支持。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对事件进行评估。(4)风险应对是在风险组合观的基础上,从企业整个范围和组合的角度去考虑。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转换等风险分担策略,也可以采用风险补偿、风险控制、风险对冲等风险降低策略。(5)风险监控与评价通过持续性的监控活动、专门评价或两者相结合完成。一般来说,风险管理部门或审计部门负责开展持续监控和专项评价。
选项
1、逐项判断上述资料是否存在不当之处;若存在不当之处,请指出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2 、请分别列举三种风险评估方法的定性技术和定量技术。
答案
解析
1 、(1)存在不当之处。(1分)不当之处:内部环境是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的前提。(1分)理由:目标设定是信息搜集、事件识别、风险评估的前提。(1分)(2)存在不当之处。(1分)不当之处:进而对这些潜在事件加以评估和应对。(1分)理由:带来负面影响的事件需要加以评估和应对,而对企业有利的机会则可以将其反馈到战略和目标设定过程中去。(1分)(3)不存在不当之处。(1分)(4)存在不当之处。(1分)不当之处:可以采用风险转移、风险转换等风险分担策略,也可以采用风险补偿、风险控制、风险对冲等风险降低策略。(1分)理由:风险转换属于风险降低策略,风险对冲属于风险分担策略。(1分)(5)存在不当之处。(1分)不当之处:一般来说,风险管理部门或审计部门负责开展持续性监控和专项评价。(1分)理由:一般来说,业务部门应开展持续性监控,风险管理部门或审计部门负责专项评价。(1分)2、定性技术包括列举风险清单、风险评级和风险矩阵等。(1分)定量技术包括风险“模型”(风险价值、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收益)、损失分布、事后检验、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设定基准等。(1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i.zuoweng.com/ti/WO4pKKKQ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基于买卖合同向乙公司签发了一张票面金额为2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出票日期为
甲公司财务经理张某定期在本部门开展技能竞赛,分析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强化
下列各项中,属于变造会计凭证行为的有( )。 A.某公司为一客户虚开假发票一
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 )。 A.真实性和相关性 B.明晰性和谨慎性
A公司与B公司因合同纠纷达成仲裁协议,A公司选定张某为仲裁员,B公司选定王某为仲
27.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最近刚发放上年现金股利每股25元,目前每股市价60元
26.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正在编制2019年第一.二季度现金预算,年初现金余额
25.甲公司是一家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只生产A产品。2019年公司准备新上一条生
24.甲公司是一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拟采用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相关资料如
24.甲公司是一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拟采用管理用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相关资料如
随机试题
足部摄影检查的常规体位是 A.足部正位及侧位 B.足部正位及内斜位 C.足
男,50岁,全冠修复,修复后3个月患牙出现过敏性疼痛,X线片检查未见异常,其原因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 A.发生在大小粗隆部位的骨折 B.凡是骨折线通过大
影响企业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 )。 A、行业特点 B、人员素质 C、
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固定总价施工承包合同,合同工期为390天,合同总价50
某孕妇接受产褥期保健知识宣教后,向护士复述的内容中,错误的是
房地产股票按持有者不同分为()。
证券公司申请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向中国证监会提交的材料中包括股东会关于经营融资融
男性,58岁,中段食管癌放射治疗后1个月。近3天发热、咳嗽就诊。胸部X线检查示右下肺吸入性肺炎脓肿形成。拟诊食管气管瘘下列疾病的咳嗽分别属于A.进食时咳嗽B
汽车尾气排放所致光化学烟雾事件( )A.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B.印度博帕尔事件C.英国伦敦事件D.美国洛杉矶事件E.四日市哮喘